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懶螞蟻效應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懶螞蟻效應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懶螞蟻”在蟻群中如何生存,科學家做了
懶螞蟻效應給我們這樣的啟示:一個組織中分工要合理,人適其事,事得其人。由此可見,懶螞蟻在蟻群中起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懶螞蟻效應: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三個分別由30隻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觀察。結果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並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在蟻群和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此現象被稱為“懶螞蟻效應”。應用法則:20%的“懶螞蟻”指導80%的勤勞螞蟻,難道動物界也遵循著效率法則?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如果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埋頭苦幹不如遊手好閑!很多人都讀過有名的勵誌寓言:蘇格蘭王子布魯斯帶領軍隊抗擊外國侵略者,一連打了7次都失敗了,他幾乎失去了信心。後來,他看到一隻蜘蛛在結網,結了7次都沒成功,但是仍然堅持結了第8次,終於成功了。他被這種精神感動,再一次組織抵抗,終於取得了勝利。寓言中的另一位“勞動模範”是螞蟻,它們往往代表了勤奮工作、任勞任怨,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研究生院的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三個分別由30隻螞蟻組成的日本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結果他們發現,大約80%的螞蟻從事某種工作,例如清理蟻穴垃圾或收集食物,很少停下來休息,但其他工蟻則整日無所事事,幾乎不參加任何工作。人們把它們叫做“懶螞蟻”。一般情況下,要表揚持之以恒、堅忍不拔的蜘蛛精神,批評不勞而獲、遊手好閑的懶惰螞蟻。可有趣的情況發生了,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了標記,並且斷絕了螞蟻的食物來源,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則“挺身而出”,帶領眾夥伴向它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生物學家又把“懶螞蟻”全部抓走放在一起,結果其中80%的“懶螞蟻”變成了勤勞螞蟻,仍然有20%的螞蟻“懶惰”依舊,它們原來所在蟻群中的所有螞蟻都停止了工作,亂作一團,直到把那些“懶螞蟻”放回去後,整個蟻群才恢複繁忙有序的工作。20:80,這不就是帕累托80/20的效率法則嗎?80%的螞蟻都很勤奮,忙忙碌碌,任勞任怨,但它們離不開20%的“懶螞蟻”。
懶螞蟻效應是什麽意思
懶螞蟻效應
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三個分別由30隻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觀察。結果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並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在蟻群和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此現象被稱為“懶螞蟻效應”。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