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製造業是我國經濟命脈所係,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
從時速400公裏CR450AF動車組樣車由中車四方製造,到邦德激光“從0到1”拉高世界激光切割水平層級,再到通過供應鏈數字化讓生產效率提高16%……作為製造業大省,山東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快智能製造提質升級,從“山東製造”到“山東智造”,產業一線動能澎湃。
圍繞山東製造變“智造”,魯網在全國兩會期間推出《在山東見證智造中國新脈動》係列報道,邀請廣大網友一起感受山東工業之美,呈現中國式現代化智造新圖景。
魯網3月7日訊(記者祝令方)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在山東“智造”的版圖中,一些大國重器,蘊藏著滿滿的新質生產力。2025全國兩會期間,不少山東好品亮相山東代表團住地。CR450AF動車組樣車、“開拓一號”盾構機等展品赫然在列,不僅展示了山東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雄厚實力,更凸顯了中國智造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領先地位。
時速400公裏!國之重器再上新
CR450AF動車組樣車(模型)無疑是此次展出的明星產品。這款由中車青島公司研發製造的動車組,標誌著“CR450科技創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其試驗時速高達450公裏,運營時速也將達到400公裏,將成為全球運行速度最快的高鐵列車。
CR450AF
據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陶桂東介紹,CR450AF的車頭造型靈感來源於“飛箭”,兩翼銳利的棱線仿自中國古代的“箭鏃”,如離弦之箭破空而出,極具速度衝擊力。車身飄帶色調采用“國旗紅”“琉璃黃”,形狀脫胎於中國書法中的“筆鋒”,如書法運筆,勾回折轉遒勁飄逸,凸顯“中國風”。整車造型設計充分彰顯中國速度、中國智慧、中國文化。
CR450AF動車組突破係列關鍵技術,實現全麵迭代升級,不僅速度快,更在安全性、節能性、舒適性和智能化方麵實現了全麵升級。未來投入商業運營後可進一步壓縮時空距離,讓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智”行千裏以硬核科技定義時代坐標
製造過程中,大國工匠們精益求精,匠心築夢。
曆經7年攻關,研發團隊在牽引係統、減阻降噪、製動控製等核心技術領域攻堅克難,從拓撲優化技術到新型材料研發,從永磁牽引電機的開創性應用到一體化全包覆結構的匠心設計,每一項硬核科技都在為疾馳的“中國速度”添磚加瓦。
CR450AF駕駛艙
CR450AF動車組延續複興號智能運行技術的同時,還增添了輔助駕駛、語音交互等功能,為駕駛員營造更為便捷舒適的駕駛體驗。首次采用的時間敏感網,實現網絡傳輸速率達1000兆赫茲,實時傳輸性能提升10倍。此外,列車上還配有智能診斷、智能監測係統,全列遍布4000多個監測點,實時收集軸溫、壓力等數據,做到自診斷、自恢複、自決策。
車內安全監控、旅客智能服務等領域均得到全麵升級。智能調節的燈光係統,可隨室外環境變換而自動調節明暗度、切換氛圍;無接觸式衛生間可實現“空中按鍵”操作,投影式衝水按鍵既衛生又便捷。
CR450AF商務座
從時速200公裏動車組,到現在時速350公裏、時速400公裏複興號動車組、智能動車組,再到600公裏高速磁懸浮,“中國造”高鐵列車愈加受到國際認可,並已“走出”國門。中國製造、中國標準走向世界。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總裝分廠鉗工、高級技師李文龍在采訪中表示,“作為一名紮根高鐵動車生產一線18年的產業工人,我堅信隻有繼續努力鑽研技藝,帶動團隊提升技能水平、攻關更多難題,才能將中國高鐵這張金名片越擦越亮。”
深境探索解鎖“穿透地心”的開拓力量
CR450AF動車組以其非凡的速度與高效,引領著新時代的浪潮,視線轉向深邃的地下世界,中國智造在地底深處也同樣書寫著新的篇章。與CR450AF動車組樣車一同亮相的,還有濟南重工集團研發製造的“開拓一號”盾構機。
“開拓一號”作為山東省首台大直徑地鐵隧道盾構機,出色完成濟南地鐵1號線施工任務,不僅攻克了R1線重大風險,還突破性的在地下四十米進行小半徑曲線、疊落段掘進等高難度動作,展現出非凡的技術實力與創新突破。
盾構機,這一地下工程的強大推手,憑借其無與倫比的掘進能力和廣泛的適應性,在城市地鐵、隧道等地下空間開發中大放異彩。
同樣由濟南重工集團匠心打造的“山河號”盾構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直徑盾構機之一,最大開挖直徑17.5米,總長163米、重達5200噸、裝機總功率12580千瓦,堪稱地下工程裝備中的“巨無霸”。
“山河號”盾構機
作為打通下穿萬裏黃河最大直徑盾構隧道的關鍵重器,“山河號”盾構機裝配了帶壓複合型刀盤、開挖倉伸縮攝像頭等,采用先進的伸縮式主驅動技術,在掘進過程中能夠更靈活地調整自身結構以應對不同地質變化。在保證機械性能卓越的同時,還搭載了超前地質預報、地層界麵識別、刀具磨損檢測、同步注漿檢測等智能化裝備係統,並通過大盾構雲智慧平台實現遠程操控,使得它能夠在複雜地質條件下穩定、高效地掘進。
目前,“山河號”盾構機已成功穿越一級水源保護地沉砂池等多處風險源,穿黃隧道也於近期進入黃河水域段施工。截至3月4日,隧道盾構段已累計掘進1658米,開挖過半。
傳統的機械製造行業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正逐步向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轉變。山東的製造企業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益,增強國際競爭力。從CR450AF動車組樣車到“山河號”盾構機,地上與地下,一動一靜之間,雖處不同維度,卻共同以各自的穩健與力量,開辟城市發展的脈絡,連接未來的無限可能。
每一次啟程,都是對未知的探索。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全球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中國智造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舞台。而山東作為其中的重要一員,更將持續挖掘並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創新驅動,為“智造中國”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範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