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完成的一個項目迎來了世界各國的稱讚,聽說這項工程可以把我國的海陸空交通樞紐遍布全國,那這究竟是怎樣一個項目呢?真的像傳說中這麽厲害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加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相信你應該聽說過蘇伊士運河也聽說過京杭大運河,而我們今天講到的這個運河叫做贛粵大運河,大家可能會感覺非常陌生。這是我國前不久才提出的修建贛粵大運河的工程報告。顧名思義,贛粵大運河就是聯通江西省和廣州省的水係溝通工程。
那對於江西大家都了解多少呢?要知道那裏可是我國革命根據地的搖籃,江西這座城市對我國的革命發展可是有著重大的意義。而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江西卻因為它省內地形閉塞的原因,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你再看跟他臨近的廣東和福建還有浙江這些沿海的地方,這些城市的發展都是十分迅速的,由此江西也就與他們有著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國對江西省格外關注,想竭盡所能地把江西的經濟也發展上去。便想開鑿一個運河,讓江西的交通運輸更加發達一點,於是就有了修建贛粵運河工程的提出。其實最早的提出是在明代,是當時的大學士解縉提出的這一構想,他希望開鑿贛粵運河,這樣就能利用贛江水與北江水來進行農田的灌溉。到了近代,在上世紀30年代的時候,民國政府曾就贛粵運河做出了詳細的規劃,可在最後關頭還是沒能實施。於是就被拖到了解放以後,江西省曾多次在水運網的規劃中提及贛粵運河的開鑿,可見。江西人民是十分盼望這條運河的開通的。後來到1961年的時候我國終於正式提出了贛粵大運河初步規劃的報告,這可把江西人民高興壞了。盼了那麽久終於是有點眉目了,可在當時我們的技術和經濟都不是很好,這些條件就限製我們去開鑿這樣一條運河,於是這一項目遲遲沒有展開。說到這裏,你會不會很好奇,到底這個運河有什麽魔力?在交通,經濟都不發達的情況下,我們還對他一直念念不忘?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讚,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國的水利工程。
這可能就需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條贛粵運河的線路,這條運河的全長有1301公裏,在北邊和長江連著,在南邊與珠江相連通,他可以稱得上是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相連接的紐帶。可以將這兩個水係連接起來,在南邊可以和廣州相連接,一直通到了南海,往北的話,可以到江西的湖口縣,再通過鄱陽湖出長江,可以看成是逆長江而上了。上邊能到達鄂湘川渝,更甚能到達長江的上遊流域,下部可以到長江的中遊,再與京杭大運河相連接,可以形成京廣運河,與京杭大運河連接完還沒完,還可以進一步與淮河,黃河,以及海河貫通。然後再下到長江三角洲地區,沿途經過長江下遊的江蘇,浙江,和上海等發達的地區。不難看出,贛粵大運河的水運網真的很密,能帶來的經濟效益肯定也是非常大的。隻要這個運河一開通,就能溝通南北,貫穿東西,你要是以後想從長江地區到達珠三角地區,你完全可以拋開以前的海運,直接走河運即可。這將能大大減少兩地的路程,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兩大水係,一旦聯通起來,便可以形成聯通大半個中國的水係網絡。也為運河的沿岸老百姓提供了一個發展的機遇。
同時,這條運河的接通還能降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和歐盟,澳大利亞的貿易運輸成本,在外貿方麵為我國提高競爭力。在此之前,粵北以及贛南地區經濟較為落後,很多地區的工業仍以開采石灰石為主,這種開發不僅效益低下,而且還會破壞環境。贛粵運河的修建可以為當地的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還能對南部的礦場資源進行有利的開發。促進當地的產業轉型升級,轉而發展生態旅遊業,將江西的紅色文化宣傳出去。江西省的著名紅色文化資源區位於江西省的東南部,在贛州的東部。五以上的南部好著呢更好處於供水流域,遊客可以沿著長江南下,再進入贛江,然後通過運河前往瑞金,這一路可以體驗運河的文化。再來到西南部,井岡山根據地映入眼簾,這裏水路相連接,風景優美。
但是江西省處於我國的南方,這裏的夏季,降雨頻繁,且降雨量非常大,但又由於南方氣候溫暖,所以水分蒸發得也快,所以江西省境內的河流時而水量多時而水量少,而周邊農田的作業需要這裏流經的河流對農田進行灌溉,但這條河流的水量是不穩定的,就會產生一係列的問題。而我們的贛粵大運河一旦修通,農民就可以使用珠江流域的水進行灌溉。
但就在這樣一個工程麵前,我國的工程師遇到的難題可真不少,就在聯通江西的桃江和廣東的鎮江的計劃中,特別是在這兩條江的分水嶺處,就讓工程建設師傅頭疼的厲害。在這過程中按難度來分,有三個最難的地方,第一個是這兩個地方的地理環境都處於山區,就導致地勢落差十分大,我國的一些大型裝備就沒辦法在這裏大展身手。第二點就是這兩個地區的水流量都不大,大多為淺淺的河流,就導致大型的船隻不能在這裏通過,那麽肯定會有聰明的朋友提出可以對河道進行拓寬不就行了?的確,加深河流的深度對河道進行拓寬就可以使得大型的船隻通過了。但在這裏是行不通的,這就涉及到第三個困難了,就是這裏的生態問題,因為前邊第一個問題我們提到了,這裏是位於山區的,所以水土流失就會非常嚴重,就導致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變得十分脆弱,要是再在這裏進行深挖的話,對生態環境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所以我們為了能夠使當地的經濟效益和生態達到平衡的狀態,我國的工程師實地進行了多次的考察,最後決定了一塊較為平坦的地勢來進行修建。
選址已經選好了,但這個項目一直遲遲沒有開工,這是為什麽呢?其實關於這條贛粵運河我國現存的爭議一直很大,你讀到現在你是不是也認為這是一條黃金水道了?我國學術界和政府官員對此還抱有很大的疑慮,以至於很多人對修建贛粵大運河投了反對的一票,其中最主要的反對意見就是說這個運河修好以後,就會破壞江西省的鄱陽湖經濟生態區的水源。鄱陽湖的水覆蓋了整個江西省的96%的地區。對這個湖泊來說,如果開通了贛粵大運河將會導致鄱陽湖的源頭水流減少,既然源頭水流減少了,那勢必鄱陽湖的水量也會減少。要說這個鄱陽湖啊,他每年流進長江的水,相當於黃河,海河,還有淮河三大河水的總量。鄱陽湖流入長江的水可以稀釋長江上遊的汙染,還能保證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生活用水。可見鄱陽湖對江西人民的生活也是至關重要的。人們的另一個憂慮,就是贛粵運河修通好後,會不會對江西的環境產生破壞?要知道贛江和鄱陽湖對江西來說可是無價的寶貝。相比其他的河流被汙染的嚴重,鄱陽湖可以稱得上是卻被保護得非常好了。這裏是因為鄱陽湖屬於全封閉的水係,所有的源頭都是位於江西省省內的,所以河流的保護相較來說是比較方便的。你在看其他省份那些河流跨省的,可就不是這麽簡單了,可能這個省保護好了,另一個省沒保護好,那麽前邊付出的努力不就全白費了,河流還是被汙染了。所以江西省的專家麻誌輝就說了,現在建設贛粵運河時機還不成熟,因為江西省的經濟發展還沒達到一定的高度。就算你現在打通了,江西的受益麵也是很小的,當前還是要把鄱陽湖的建設擺在第一位上。除了對鄱陽湖的危害,那再有就是這條運河的投資也是很大的。僅在初步估算上,就需要建一個新的或者改一條航道,還要進行梯級建設還有引水工程,整個下來將是一個大工程,需要投資資金100億元人民幣左右。所以一係列的原因導致我國這一工程的建設還沒有開始。
不管怎麽樣修建贛粵大運河還是利大於弊的,政府也在積極地籌備中了,相信過不了多久,贛粵大運河就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實質上的飛躍。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加關注,後續會帶來更加精彩的內容。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