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1月5日電(記者劉玉龍、王小璐)5日,由中物聯大宗分會和上海鋼聯等單位聯合調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4年12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BPI)為111.2點,環比回落1%,同比下跌1.3%。
業內人士分析,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加深,以及傳統消費淡季等影響,12月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出現小幅回調,但高於年內低點,表明大宗市場整體運行平穩,多數行業對後市持樂觀預期。展望2025年,全球經濟平穩增長將對大宗市場形成支撐。


能源價格指數環比回升 化工黑色跌幅收窄
分行業看,12月能源價格指數走高,報105點,月環比上升.1.2%,年同比下跌11.5%;化工、黑色價格指數跌幅收窄,分別報109.4點和81.6點,月環比分別下跌0.2%和0.7%,年同比分別下跌3.5%和10.5%。

分商品看,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重點監測的50種大宗商品中,12月價格與11月相比,33種(66%)大宗商品價格下跌,17種(34%)大宗商品價格上漲。12月漲幅前三的大宗商品為瓦楞紙、汽油和,月環比分別上漲6.9%、6.3%和4.5%;跌幅前三的為、和,月環比分別下跌6.1%、5.8%和4.3%。

山東隆眾分析師李彥表示,12月能源價格指數走高主要是市場需求有所好轉,疊加天氣和節假日因素,對價格形成支撐。其中,汽油價格環比上漲主要是臨近假期終端加油站提前備貨,推動價格上漲。
12月化工、黑色價格指數雖延續跌勢,但跌幅收窄。山東隆眾分析師姚衡表示,化工市場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年底交投清淡,導致部分化工品價格小幅走低。
上海鋼聯研究員宋小文認為,年底鋼材市場交投清淡,總體呈現低產量、低消費和低庫存格局,企業生產相對平穩,價格低位小幅振蕩為主。
從國內外指數比較看,CBPI與前一月I、CPI走勢分化。11月PPI環比上漲0.1%;其中,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上漲0.1%,生活資料價格環比持平。11月CPI環比下降0.6%。CBPI與CRB指數、S P GSCI指數走勢呈“內弱外強”態勢。美聯儲放緩降息節奏預期上升,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分化,、能源價格上漲,基本金屬價格在美聯儲降息後多數走低。

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礦產農產品價格指數回落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12月礦產價格指數小幅回落,報81.5點,月環比下跌1.1%,年同比下跌8.3%;農產品價格指數有所回落且在低位震蕩,報92.9點,月環比下跌1.1%,年同比下跌15.2%。
上海鋼聯研究員楊少傑表示,12月礦產價格指數回落,主要因年底基建項目大多進入收尾階段,企業需求減弱,市場價格走低。
對於12月農產品價格指數低位震蕩,山東隆眾分析師王立晨表示,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當月多數農產品價格小幅回落。其中,豆粕價格環比下跌4.3%,是因為巴西存在豐產預期,疊加國內油廠開機率陸續回升,市場供應增加,價格有所回落。
12月有色價格指數繼續回調,報126.5點,月環比下跌1.7%,年同比上漲6.9%。上海鋼聯研究員魏莉表示,在美聯儲降息預期放緩影響下,全球基本金屬價格跌多漲少,帶動國內有色金屬價格走低。
“2024年,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中僅有色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9%,能源、化工、黑色、礦產、農產品等價格指數下行,但同時也要看到多數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降低正在築底。”中物聯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副會長周旭表示,展望2025年,總體來看有利因素多於不利因素,全球經濟和大宗市場將略好於2024年。一方麵,隨我國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政策加快落地,經濟運行積極因素增多,國內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預計我國經濟將繼續維持相對平穩增長;另一方麵,世界各國實施更加積極寬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及地緣政治緩和預期上升,將對全球經濟和大宗市場形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