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蛇年首個技術盛會——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GDC)在上海徐匯開幕。大會以“模塑全球 無限可能”為主題,為期三天,吸引開發者相聚申城,共探人工智能前沿發展。
人形同台競技
來到展會現場,一場別開生麵的機器人足球比賽正在舉行,吸引了眾多觀眾圍觀。比賽中,機器人“運動員”表現搶眼,即便不慎跌倒,也能以絲滑舒緩的動作重新站起,迅速恢複狀態繼續比賽,引得觀眾陣陣驚呼與拍照。
在逛展時,《國際金融報》記者看到,今年匯聚了一批人形機器人公司,包括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星海圖、開普勒、鈦虎機器人、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等,展示了既有趣又聚焦現實應用場景的產品,其中機器人產品尤為引人注目。
今年春晚舞台機器人“扭秧歌”爆火的宇樹科技,也帶來了最新的人形智能體G1機器人,並讓機器人“遛”起了機器狗,這一場景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拍照。
宇樹科技帶來的兩款機器人,一是售價9.9萬元的Unitree G1人形機器人,這款機器人最大的特點是輕量化與高負載能力;二是針對C端,有遛狗和拖物功能的Unitree Go2。
宇樹科技市場經理孫寶岩介紹,這款人形智能體Unitree G1是公司在2024年推出的新產品。目前,人形機器人仍處於全球共創階段,宇樹科技的主要客戶集中在科研院校、專業研究所和實驗室。不過,宇樹科技在工業落地場景也進行了嚐試和探索,2023年曾推出的一款人形機器人已在部分企業工廠的流水線進行裝配工作測試。孫寶岩表示,公司希望未來幾年能讓這類產品走進工廠從事生產工作,並最終進入千家萬戶。
孫寶岩還提到,宇樹科技在機器狗領域自2016年起已進行了多個版本的迭代,目前已在電廠、化工廠、管道巡檢、消防救援等特種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大會上,傲鯊智能攜旗下多款外骨骼機器人產品亮相展區。
在大會展覽現場的大門入口,傲鯊智能的“啟元”人形複合機器人成為全場焦點。這款全球首款雙形態智能裝備可自如地在外骨骼輔助模式與人形機器人自主作業模式間切換,配合單臂40公斤的精準負載能力,引來現場觀眾熱烈圍觀。
傲鯊智能體驗區前排起長隊,參會者對外骨骼這項前沿技術充滿了好奇。在傲鯊智能外骨骼體驗區,參展觀眾李先生佩戴傲鯊腰部外骨骼後,毫不費力地多次抬起現場的測試用大水袋。“自重僅5公斤卻能幫我提起30公斤的水袋,電動外骨骼讓我感到非常輕鬆。”李先生說。
上肢外骨骼機器人和儲能式上肢外骨骼也一齊亮相,兩款上肢外骨骼在協助上肢托舉操作中的表現,展示了其在各行各業眾多領域廣闊應用前景。
據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傲鯊智能此次展示的儲能型上肢外骨骼、上肢外骨骼機器人、腰部外骨骼機器人、人形複合機器人等產品,全麵覆蓋航空、電力、礦山、應急、科研教學等場景需求,展現了外骨骼強大的實用性和落地能力。
靈伴科技是一家專注於人機交互技術產品平台的企業,公司生態拓展負責人冉旭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智能眼鏡產品針對工業應用、文化文旅和C端用戶等領域。在工業領域可以應用在點位巡檢、遠程協作、知識培訓+知識庫等場景,針對C端用戶可以為其提供電影、遊戲等休閑娛樂服務。在辦公方麵可以替代電腦為用戶提供更加輕鬆便捷的辦公條件。此外,產品還可以用於車機、智能購物等方向。
剛剛完成新一輪融資的星海圖,帶來了“用戶體驗感”很強的具身智能本體。機器人可以同步模仿觀眾的手部動作,並拾起桌上物品。
而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帶來的機器人主要聚焦於電網巡檢、電氣作業、核主泵安防巡檢等特殊場景,並且技術完全開源。
此外,智元機器人、人形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開普特機器人等上海本體廠商幾乎悉數到場,在GDC一展技術實力。
開源創新生態建設行動啟動
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為全球開發者提供一個交流、合作與創新的平台,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及相關產業前沿的科技發展,展會現場簽約不斷。
開幕式上,全球科學智能開發者社區、模速空間載體升級計劃、上海市“模塑申城”開源創新生態建設行動正式啟動。階躍星辰與智元機器人、商湯科技與保險、稀宇科技(MiniMax)與中軟國際科技等垂類應用簽約。
此外,上海市智能算力資源統籌調度服務平台生態合作夥伴與算力合作夥伴共建簽約儀式舉行。
在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指導下,上海儀電將牽頭建設“上海市智能算力資源統籌調度服務平台”,平台旨在通過精準匹配多方供需,融合調度各方資源,形成多元參與、多方協同的靈活借給格局,支撐和繁榮上海大模型創新生態。會上,智算科技攜手、無問芯穹、基流科技、庫帕思、矽基流動、清程極智、奇岱鬆、鬆應科技、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台等10家創新企業,進行了平台生態合作聯盟共建簽約。智算科技與上海電信、上海移動、上海聯通、阿裏雲、商湯科技、碳和科技、上海算豐、世紀利通等9家算力合作夥伴,進行了算力合作夥伴共建簽約。
此前一天,模速空間專場發布會上,還推出國內首個“算力生態超市”——模速空間算力生態平台。
由無問芯穹和徐匯模速空間、上海儀電聯手打造的模速空間算力生態平台,將成為一個高效、便捷、安全的算力生態樞紐。平台通過“資源整合-生態賦能-產業輻射”三級躍升,將算力服務從單一資源交易升級為全產業鏈生態引擎,既解決企業“用得起、用得好”算力的現實需求,更通過生態聚合效應,為徐匯區搶占AI產業製高點、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核心支撐。
“破解算力資源分散、交易低效的行業痛點,模速空間算力生態平台不僅是算力資源的交易樞紐,更將成為大模型全產業鏈生態的核心基礎設施。”上海無問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書霖表示,“作為模速空間算力生態平台的建設方和運營方,無問芯穹將聯通上下遊企業,持續匯聚異構異地異屬算力,建設自主可控智算支撐底座,打造模型到應用到芯片的閉環,推進算力資源的有效配置與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推動國產AI大模型產業鏈建設,孵化繁榮的大模型應用生態。”
2024年,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45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7%,累計完成60款生成式AI大模型備案。根據上海《關於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到2025年底,上海將構築起一個涵蓋算力、語料、模型、應用等層麵的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