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興數智的港股衝刺,是A股上市計劃失利後的戰略調整。
2021年,公司曾接受的A股上市輔導,但最終未能提交申請這一結果背後,折射出A股市場對擬上市企業日益嚴格的審核標準:一是A股對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財務合規性要求趨嚴。盤興數智雖營收增長顯著(2022-2023年收入增速達65%),但淨利潤率僅3%左右,毛利率更從13%持續下滑至7.8%。二是作為線上營銷服務商,盤興數智業務模式依賴流量采購成本(占比超90%),議價能力弱且市場分散,或與A股偏好的“硬科技”定位存在偏差。
50億估值光環下的隱憂
盡管盤興數智估值自2021年起維持在50.49億元,但這一數字暗含隱憂。
首先是增長與盈利的失衡。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6.73億元(同比增54%),但毛利率僅7.8%,反映成本控製能力薄弱。流量采購成本占銷售成本90%以上,且對單一供應商依賴度高達86.5%,議價權缺失。
二是業務結構單一風險: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占比超90%,而高毛利的SaaS業務(毛利率約30%)占比不足10%,且增速放緩。
在高度分散的市場中,盤興數智麵臨雙重壓力:一是市場份額弱勢:2023年其浙江省內市占率僅1.3%,全國排名未進前五,與頭部企業差距顯著。二是研發投入不足:2024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率不足1%,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AI等技術賦能更多停留在概念層麵。
募資計劃與未來突圍方向
盤興數智此次IPO募資擬用於技術升級(AI與SaaS研發)、硬件更新及戰略收購,但需關注以下風險:
一是流量成本剛性:依賴第三方平台流量的商業模式難以突破,若抖音、快手等渠道政策變化,將直接衝擊盈利。
二是客戶集中度隱患: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達43.4%,中小客戶粘性不足,抗風險能力有待考證。
盤興數智的港股之路,是政策環境、行業特性與企業稟賦共同作用的結果。短期內,港股為其打開了融資窗口;但長期看,需解決盈利模式單一、技術壁壘薄弱等根本問題。在數字經濟浪潮中,資本市場的選擇既是試金石,也是放大鏡——唯有真正構建核心競爭力,方能在估值與價值的博弈中破局。
注:本文創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公開報道及市場數據撰寫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