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淘寶網花店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淘寶網花店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從春節持續到情人節、婦女節的這個花季,一直以來都是雲南鮮花行業最重要的交易時段。
但是今年,花農們懵了。
疫情對鮮花行業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2 月 5 日開始,雲南的商戶已經開始成批地扔掉賣不出的玫瑰。
2 月 6 日,雲南鬥南鮮花拍賣市場宣布關閉,至 2 月 10 日才重新開放,但是因為交通管製、疫情防控等原因,這個昔日最熱鬧的鮮花交易市場,迎來了史上最蕭條的情人節檔期。
10 日當天,花拍中心的總供貨量是 351.9 萬枝,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41%,而單支成交均價則創下三年最低記錄,較去年同期大跌 70%。
而這個市場,基本上承擔了全國 70%以上的鮮切花交易。
許多花農麵對運不出去的鮮花,除了一天天的銷毀,也沒有別的辦法。
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 2 月 8 日發布的《關於疫情及雪災對花卉產業及企業影響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季度,雲南花卉交易量約減少 8.42 億支,交易額減少約 11.42 億元,再加上物流、農資等各方麵的投入,此次疫情加上不久前的雪災,對整個鮮花行業造成的損失至少在 40 億元左右。

△ 正在被銷毀的鮮花
一時間,“一天上百萬支玫瑰被銷毀”的消息上了微博熱搜,熱搜背後,許多人行動了起來。
一間連夜開出的淘寶花店就是其中之一。
2 月 10 日,家在昆明的高華溢發了一條朋友圈:剛恢複電子交易的花卉市場沒有生意,出口大受影響,大批鮮花需要尋找銷路。遠在杭州的吳小憶和高華溢是多年網友兼貓友。在朋友圈看到這條信息,吳小憶把求助信息轉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也發到了近日活躍的民間援助誌願群。
但是應者寥寥。
吳小憶也問到在北京開花店的朋友,情況也不樂觀,那位朋友說,離情人節的檔期太近,作為花店的備貨也來不及了,更何況因為疫情的影響,沒人到店,自己的生意也十分慘淡。
人們沒法出門去花店了,走線上賣行不行?
誌願者群裏的果果舉手了,她有一個閑置的淘寶服裝店,店內沒什麽裝修,也沒有商品在架上,但是如果隻需要做一個商品鏈接,這個店鋪現在的狀態足夠用了。

△ 熱心買家發來的買家秀
就這樣,吳小憶提出義賣的點子,果果拿出自己的空淘寶店,高華溢則在昆明當地負責聯絡花農。一間臨時花店即將開業,隻是他們都沒有想到,這件事需要參與其中的人付出比預計多得多的精力。
11 日下午,確定昆明當地還能用順豐發貨之後,“買花救農”的鏈接在果果閑置許久的店鋪上架了。吳小憶自嘲說,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賣花阿姨”,趕緊在群裏吆喝大家來買花。
吳小憶和果果做客服,負責導出訂單,高華溢則在雲南負責供應鏈。
高華溢通過關係找到了其中一位花農鄭武進,對方負責聯絡一批花農,每天將訂單數量給到花農,次日清晨花農從地裏采摘鮮花,再運到昆明打包、寄出。
花農不認轉賬,隻認現金。在第一批訂單到達之前,鄭武進自己墊付了前期付給花農的貨款和物流費用。
鄭武進對接的花農來自雲南楚雄州的兩個鎮,那裏的鮮花種植麵積大概有 2 萬畝,疫情發生之後,大批鮮花滯銷。
許多花農為化肥和花苗等前期投入已舉債不菲,錯過新春這個鮮花交易季,剛剛脫貧的花農們很可能會因債返貧。
最終寄到消費者手上的品種是卡羅拉,隻有 A 級的花能夠走出大山,銷售出來,A 級品質以下的玫瑰,目前仍然處於被花農就地銷毀的狀態。一位在一線城市的花店經營者告訴我們,這樣的玫瑰視季節不同,零售價在 8-15 元之間。

△ 熱心買家發來的買家秀
在花店上架的這些玫瑰,最終定價是 66 元 36+4 支,其中 +4 的這幾支,是物流損耗備用,如果消費者收到的花有超過 4 支破損,客服會跟進賠償。“我們的初衷是幫花農打開銷路,運營和物流的成本隻是粗略計算,究竟會虧多少,可能得過陣子才能算出來。”
錄單、分揀、包裝、物流,這一道道都是他們此前都不熟悉的環節。
盡管多年之前開過淘寶店,現在的後台對吳小憶來說無疑是陌生的,每天,團隊都需要把批量訂單信息生成表格,發到昆明,等快遞公司回傳單號以後,再一個一個手動輸入到後台。
前期的八百個訂單都是這樣慢慢摸索著完成,直到兩位擁有電商經驗的夥伴帶著設備,加入這個臨時組成的團隊。花店的運轉效率開始提高。
因為各地交通管製的原因,物流的情況經常變化,有了前一天能發貨的地區,第二天就發不了,也隻能聯係顧客退單。
有一天,後台出現了一個來自昆明的訂單,那位顧客留言說不用發貨,說:“我住在呈貢,就是鬥南花卉在的那裏,每天我們辦公室樓下都有好多花農送來的花,不要錢,隨便拿,這次花農損失太大了,買這個也是想著能幫幫他們,真的不用發貨給我了!”
吳小憶拒絕了這種實質上是現金捐助的訂單,因為任何一點讓事情變複雜的情況,都是臨時花店承受不起的。

△ 花田裏剛摘下的玫瑰
一位團隊素不相識的博主@PetitChou小周自己買了花,自發幫忙發到微博上安利。當天,小周那條 107 字的微博被轉發超過一萬次,花店的小夥伴們對著爆單的後台傻眼了。
被快速湧入的訂單砸暈了的團隊不得不暫時將商品下架,但是高華溢在昆明獲得的反饋時,花農當天已經采摘了一萬紮鮮花,等待售賣。
而另一邊在微博上,小周麵對眾多質疑和評論,隻能一遍遍解釋,請大家耐心等待。
確認好物流、商品重新上架,花店又運轉了起來。已經收到花的消費者,則在微博上和微信群裏,發來了買家秀照片。

△ 買家秀
花店開業到現在,剛好一周,團隊的幾位成員在這之前基本上都是朋友圈之交。吳小憶和高華溢是貓友,和果果則是在抗疫誌願者的群裏認識。
從爆單那天的 8000 多單(因為物流限製,當日實際成交 7000 單),到現在每天平均 2000 多單的銷量,這間臨時花店的銷量對於雲南當地滯銷的鮮花來說,仍然隻是“九牛一毛”。
“我們現在就是盡一切努力多賣。”吳小憶沒有計劃這件事會持續做到什麽時候,隻是想,如果進展順利,可以再壓縮中間環節,給花農爭取更好的價格。
情人節深夜,處理完當天的訂單,吳小憶在朋友圈寫下一句:“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而我們想做的,無非是拿起手來用愛和善意試著托起這座沉重大山。”

△ 買家秀
疫情對各個行業的影響正一點一點展現出來,從對一線醫護人員的物資捐助,到如今各大電商平台推出的助農項目,這一個個由普通人撐起的善意,也給每一個普通的你我力量,撐起最近這段日子裏日複一日的失望、憤怒與無能為力。
希望更好的事情會發生。
有人評價買花救農的這個臨時團隊熾熱又敏感,吳小憶說,她最喜歡的是加繆的那一句:
“在隆冬,我終於知道自己身上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互動時間
越多越多人物理複工了,說說你的複工生活吧,我從留言中選三位,分別送一份助農鮮花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