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A股市場先抑後揚,主要是交易行為的變化帶來快速下跌,隨後震蕩反彈。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場出現了較大的波動,主因DeepSeek受到海外廣泛關注,帶來算力需求的擔憂。從指數角度看,1月份上證指數下跌3.0%,萬得全A下跌2.3%,創業板指下跌3.6%,中證2000下跌1.1%。行業方麵,有色、銀行、汽車、傳媒等少數行業上漲,零售、軍工、煤炭、食品飲料等跌幅居前。
春節期間美國對華關稅落地,由於此前投資者預期較為充分,我們認為對市場的影響已經不大。從實質影響看,加征關稅後,國內產品在海外依然具備很強的吸引力,中國企業的海外市場份額影響有限。因此,國內的宏觀經濟基本麵主要取決於內需潛力的釋放。根據第三方數據,假期前四天,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5.4%,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5.1%,重點監測零售企業家電、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增長10%以上;電影票房也取得超預期的成績。總體看,國內消費存在一些亮點,投資者對經濟的悲觀預期有望緩解。
DeepSeek近期成為焦點,其算法有一定創新性且開源,這是在麵臨著明顯的算力限製的背景下獲得的,其帶來的是投資者對中美AI差距縮小的希望,從而建立起科技自信。我們預計此前部分看空中國資產的資金回流,港股為先鋒;另一個衍生的邏輯是DeepSeek的開源與創新加速了AI應用的爆發;而從中長期看,根據“傑文斯悖論”,AI的技術進步將降低算力資源成本,從而帶來需求的快速增加,反而會帶來算力需求的持續增長。同時,根據海外大廠的指引,資本開支計劃有望保持快速增長,無論是AI應用還是AI算力預計會保持高景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