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憤世嫉俗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呂克】在全球電影市場回暖之際,各國電影營銷如今紛紛祭出各種招數。從傳統的特價票、升級會員套餐,到贈送各種周邊禮品……這些招數都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回歸電影院,保持他們觀看電影的消費粘性,最終實現票房“反哺”電影行業,完成產業鏈的閉環。
送海報、送購物袋、送原著
在韓國,電影行業為了“引流”,越來越重視電影周邊紀念品營銷,從傳統的紀念海報、票根,到慶祝演員獲獎的毛巾等定製禮品,形式多樣,類型和渠道也更加多元化。例如今年在好萊塢頒獎季人氣頗高的《某種物質》,就於本月16日在首爾舉辦特別展映活動,參加活動的現場觀眾均可獲得一條特別版紀念毛巾,上麵印有紀念“黛米ⷦ駈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字樣,毛巾的黃色正好象征著金球獎獎杯的顏色,特別展映可以讓拿著毛巾的觀眾們一同分享這份喜悅,達到發行方推廣宣傳的目的。
電影周邊紀念品和商品不僅能激發影迷的收藏熱情,也成為新片推廣的關鍵元素。在韓國,電影《開展在即》送徽章,《刺蝟克3》和《真正的痛苦》送限量版海報,《像這樣的小事》和《美國內戰》贈送明信片……日本動畫電影《惡魔的破壞 前篇》本月舉辦的兩場放映活動上,更是贈送了原作漫畫單行本。
不隻是新片,重映舊片如今也通過周邊來吸引觀眾:《墜入》送出特製紀念海報,近期在韓國重映的日本動畫電影《灌籃高手》則在部分影院限量送出購物袋。有影院人士稱:“對於重映影片,觀眾可能會猶豫是否要進影院看,而贈送周邊能有效提升觀影熱情。”
這些贈送周邊的活動的確吸引了大批觀眾,有禮物送出的場次上座率高於普通放映場。此外,鑒於近年來韓國年輕觀眾越來越喜歡用照片來記錄觀影體驗,電影周邊更便於他們在網上“秀”出來。“過去觀眾們習慣用文字來評論電影,如今照片分享成為主流,人們希望通過電影周邊留下更多與電影相關的回憶。”一位電影發行公司負責人如此表示。
這一天看電影,隻需8塊錢
相比韓國電影人費盡心思地製作各種周邊禮品,印度人吸引觀眾的方式相對簡單直接——特價票。據印度TNN電視台報道,印度影迷在1月17日迎來他們的節日“電影愛好者日”,在這一天隻需99盧比(約合8元人民幣)就能在印度影院看到普通場次的電影(部分地區和影片的價格為112盧比)。印度通過打造這種低票價的“電影愛好者日”活動,吸引更多觀眾應對電影市場的挑戰,這對於該國電影從業者和普通觀眾來說“都是一次機會”。
這種特價票策略對市場的刺激效果明顯,尤其是《黑白魔女英迪拉》和《阿紮德》兩部近期上映的印地語新片,低價票有望帶來更高的上座率。即便《塞雅》這樣的經典老片,也選擇在“電影愛好者日”重映,用超值票價喚起影迷們重溫的意願。
攢夠積分就有更多福利
美國電影市場近期也通過各種營銷舉措來吸引觀眾。《好萊塢報道者》稱,美國著名的AMC院線正在升級會員套餐,希望把那些偶爾看電影的潛在客戶變成更忠實的電影愛好者。具體新措施為:從今年1月1日起,AMC的會員隻要在一年內看滿8部影片或積攢5000個積分,就能獲得更高等級的會員享受,包括免費電影票、升級爆米花和飲料套餐等福利。相比賺取會員費,AMC管理層更樂於培養忠誠的觀眾群體,通過回頭客來謀取長期效益。此外,據“IndieWire”網站報道,重映老電影也是把年輕觀眾拉回影院的一種營銷舉措,畢竟對於很多不太進影院的年輕人來說,這些老電影其實在他們眼中也是“新片”。
麵對如今日益變化的電影市場環境和觀眾,《銀幕日報》認為,影院營銷仍是吸引觀眾的關鍵因素,2024年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影院展示海報和銀幕預告片成為觀眾了解新片的主要來源之一。而鼓勵更多觀眾結伴觀影,也成為提升影院票房和周邊食品、飲料消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