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黎枳銀⠧時報特約記者 韓雯⠧翔】當地時間15日上午,尹錫悅被捕,成為韓國憲政史上第一個被逮捕的現職總統。這距離去年12月3日發生的緊急戒嚴風波已過去43天。當天,尹錫悅通過提前錄製的視頻向民眾發表講話稱,雖然是非法調查,但為防止發生不光彩的流血事件,決定前往公調處接受調查。他還稱,韓國的法律已經“崩潰”。據韓聯社15日報道,公調處準備了200多頁的問題,不過尹錫悅在當天的調查中一直拒絕回答檢察官的任何提問,且不同意對偵訊過程進行錄像。該媒體稱,從15日開始,尹錫悅方麵與調查機構將展開激烈的法律博弈。韓國《京鄉新聞》評論稱,這場圍繞逮捕令執行的政治攻防戰看似告一段落,對尹錫悅展開調查將對彈劾案審理產生什麽影響備受關注。韓國紐斯頻通訊社則認為,全球圍觀尹錫悅兩次被捕的過程令韓國國家形象受損,同時也將導致社會進一步分裂。

15日,韓國公調處的調查人員和警察試圖進入位於首爾龍山區漢南洞的總統官邸。 ()
200多頁的問題
據韓國《京鄉新聞》15日報道,警方為第二次逮捕行動派出54個機動部隊以及大約160輛巴士,共調集3200人,加上公調處等其他執法力量,實際部署總人數接近5000。另有媒體稱,參與執行逮捕令的有1200餘名警察和40餘名公調處調查人員。
韓國《朝鮮日報》梳理稱,15日4時28分,公調處車輛抵達位於首爾龍山區漢南洞的總統官邸前,警方幾乎同一時間抵達。非正式估算顯示,6500餘名尹錫悅支持者聚集在官邸外進行阻攔。同時,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的30餘名議員和尹錫悅律師團在官邸前組成“人牆”。當調查人員嚐試強行突破“重圍”時,尹錫悅的支持者加入對峙,雙方發生肢體衝突,並有人受傷。7時31分,調查人員使用梯子越過總統警衛處設置的阻攔車輛,突破第一道防線,進入總統官邸區內部。
據《朝鮮日報》《韓民族日報》報道,之後,調查人員未與總統警衛處發生重大衝突,繞過障礙物前行,在進入官邸正門3個小時後到達了“第三道防線”的哨所。報道說,總統警衛處長樸鍾俊辭職後,“明顯動搖”的總統警衛處人員似乎未聽從“強硬派”警衛處次長金成勳的指揮。韓國警方15日表示,當天執行了對代行處長職權的金成勳的逮捕令。
15日10時33分,公調處和警察執行對尹錫悅的逮捕令,隨後將他帶往位於京畿道的中央政府果川辦公樓。韓聯社說,在前往公調處的途中,調查人員並沒有給尹錫悅戴手銬,且使用了總統警衛處的車輛。據報道,公調處準備了配有錄像設備的調查室、200多頁的問卷等。調查問題涉及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事件經過、是否指示逮捕朝野主要政治人物、是否試圖令國會職能癱瘓、是否謀劃第二次緊急戒嚴等。據韓聯社15日報道,為使調查順利進行,公調處在訊問室對麵設置了一間配有沙發的休息室,尹錫悅的午餐是便當,晚餐是大醬湯,後者是尹錫悅方麵選擇的菜品。
尹錫悅在15日的調查過程中行使沉默權,並拒絕對偵訊過程錄音錄像。 韓聯社說,尹錫悅此前已經3次拒絕公調處的傳喚要求。尹錫悅方麵認為,公調處無權調查內亂罪,因此沒有義務配合調查。但也有觀點認為,作為檢察總長出身的法律專家,尹錫悅可能會以自身知識與調查經驗作出否認部分嫌疑的陳述。報道提及,多名韓國前總統在卸任後接受過檢方調查,但尚無在整個調查過程中行使沉默權的先例。
韓聯社稱,15日調查結束後,尹錫悅被羈押於首爾拘留所。公調處當天上午11時開始對尹錫悅進行調查,加上休息時間,調查共進行了10小時40分鍾。16日上午,尹錫悅將再次前往公調處接受調查。
公調處將在逮捕令執行後的48小時內決定是否申請拘留令,其期限最長可達20天。韓國《中央日報》披露稱,如果拘留令被批準,預計尹錫悅將被關押在約10平方米大小的單人牢房。如果拘留令被駁回,他將立即被釋放。
發布“致國民書”
15日,尹錫悅的社交媒體賬號在其被捕後發布了“致國民書”。《京鄉新聞》稱,這篇長文近6800字,韓聯社則稱是大約9000字。據介紹,這是尹錫悅在新年伊始連夜撰寫的,相關帖文還附上了其親筆原稿的照片。尹錫悅稱,“戒嚴不是犯罪”,“是總統為克服國家危機而行使的權力”。韓聯社分析稱,尹錫悅的表態似乎是在刺激其強硬支持者,試圖通過擴大反對彈劾的輿論聲量,營造有利於其彈劾案審理的氛圍。
15日被捕前,尹錫悅會見了前往總統官邸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議員。韓聯社援引多名與會者的話透露,這場麵談持續了大約90分鍾,尹錫悅稱,“公調處的調查、申請逮捕令和執行過程全都是非法的,我不會屈服”,但為了防止武力衝突,他決定接受調查。尹錫悅還說,“能了解左派的真麵目也算是萬幸”。韓國議員尹相炫(音)對記者說,尹錫悅15日淩晨1時睡下,2時30分接到電話就醒了,因此他睡眠不足,去公調處之前也隻吃了幾片吐司。
據韓聯社報道,國民力量黨15日以濫用職權和非法逮捕監禁為由,向檢方舉報主導逮捕尹錫悅的公調處處長吳東運和警察廳國家調查本部特別調查團團長禹鍾壽。
當天,尹錫悅支持者的陣地從韓國總統官邸轉移到中央政府果川辦公樓前。韓聯社稱,根據警方非正式統計,截至當地時間15日16時30分,果川辦公樓附近聚集了約3000人。他們高喊“解散公調處”“解散(共同)民主黨”等口號,手持寫有“國民們站起來”“反對彈劾”等字樣的旗幟和標語牌。現場還有人一邊擦眼淚一邊哀歎“(尹錫悅)被逮捕了怎麽辦”。
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院內代表樸讚大15日則表示,這是恢複憲政秩序的第一步。《韓民族日報》報道稱,1500多個市民社會團體組成的“尹錫悅立即下台,社會大改革緊急行動”15日說,尹錫悅被捕反映出“市民的力量”。民間團體“參與連帶”也發表聲明稱,“逮捕內亂頭目將成為徹底結束內亂、恢複民主的重大轉折點”。
據韓聯社15日報道,尹錫悅被捕後,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說,“美國堅定支持韓國人民”,對韓國及其公民“依照憲法所做的一切努力”表示讚賞。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中央日報》15日的社論稱,尹錫悅沒有盡到基本責任,隻是不斷強調作為國家元首的特權。如果他從一開始就接受了公調處的傳喚要求,就不會出現總統官邸對峙狀態,強製調查的必要性也會減少。但他拒絕傳喚,以逃避情況的方式應對,不斷把自己手裏的牌越打越爛。文章呼籲尹錫悅“請表現出解鈴還須係鈴人的姿態”。
韓國《京鄉新聞》評論說,對尹錫悅展開調查將對彈劾案審理產生何種影響備受關注。尹錫悅方麵表示無法出席16日舉行的第二次法庭辯論。法律界人士認為,彈劾案審判進程與當事人出席與否無關。對尹錫悅進行的正式調查記錄在案時,可能在彈劾案審判辯論中作為證據使用。
有韓媒稱,按拘留期限最長時間來算,公調處調查尹錫悅的時間將持續至2月6日左右。而憲法法院將在1月14日至2月4日之間就彈劾案舉行5次正式辯論。英國《衛報》15日稱,目前還看不出尹錫悅將麵臨怎樣的結局。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他既可能麵臨憲法法院支持彈劾案的結果,又受到內亂罪刑事指控。美國《紐約時報》稱,韓國憲法法院如今麵臨著巨大的公眾壓力,它被要求快速作出裁決,以推動解決當前韓國陷入的政治僵局。
《衛報》稱,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尹錫悅被捕表明,經過數周的不確定性後,法治正在韓國占上風。《京鄉新聞》15日的社論提醒道,逮捕尹錫悅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在公調處與警方的調查、檢察機關的起訴、法院的宣判前,在憲法法院對彈劾案作出裁決前,民眾都不應該降低關注度和參與度。韓國媒體“打破新聞”15日也稱,通往緊急戒嚴風波真相的道路依舊充滿荊棘,揭露尹錫悅及其“同夥”的罪行並追究責任的工作才剛開始。
韓國紐斯頻通訊社評論稱,尹錫悅兩次被捕過程在全球範圍內直播,必然會對韓國國家形象帶來損害。此外,逮捕令的執行也加劇社會分裂,如何彌合社會裂痕成為當務之急。